两位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获得者——一对师生,首发science



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自2010年设立以来,对于弘扬李四光先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和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和鼓励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热爱和从事地质科技,往届获奖同学中有一些已成为地质科技领域中坚力量,其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位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获得者是一对师生,2月10日首发science。

6C1CDA4EB9A01268D9663163A9B_7DDB646C_D136

宋海军(右)和学生代旭(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在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一个距今2.508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其研究成果《中生代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在《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并被《Science》进行亮点报道。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代旭博士,通讯作者是宋海军教授。宋海军教授是第一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获得者,代旭是第十二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获得者。

63e63a35e4b00d9f0ea08924

贵阳生物群发现于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埋藏时期距今2.508亿年,是目前全球中生代最古老的一个特异埋藏化石库,距离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仅过去了约1百万年的时间。该重大发现为我们理解最大规模灭绝之后的生命恢复速度和模式提供了新的认识。

 

第一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宋海军

宋海军,男,教授,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All Earth、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等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主要从事重大地质突变期地球生物学研究,包括生物灭绝事件、古环境演变、地球生物学大数据和AI应用。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在Science、Nature Geoscience、PNA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被Science,PNA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s正面评述,三次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指导的本科生3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1人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仅10人),1个学生社团获得全国大学生百强社团。指导的研究生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人获得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

第十二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 代旭

代旭,男,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菊石的演化。目标是揭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菊石的灭绝和复苏过程,以及形态和古地理演化模式。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同时在研究生期间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两次国际会议和五次国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截止目前,代旭已经发表了17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包括地学领域著名期刊GeologyGSA BulletinPaleobiology等。

 

成果媒体报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网我校研究团队发现2.5亿年前贵阳生物群

科学网历时8年研究,40岁古生物学教授今日首发Scienc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