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哲文
徐哲文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2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苏州人。2015年9月-2019年6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9月起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目前以硕博连读方式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高军教授课题组。
硕士在读期间,徐哲文参与了导师的多项科研项目,包括“新生代大陆风化调控机制”重大项目中的子课题“构造稳定区大陆风化动力学研究”,以及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七“高原生长与演化”专题七“高原风化剥蚀历史及气候环境效应”。在项目中主要负责现代地表过程同位素风化指标的研究,参与了多次野外考察采样,以及大量室内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和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大量流域河水溶解态δ7Li及其元素组成,基于Reactive Transport模型建立了考虑蒸发作用的土壤水δ7Li演化数值模型,在分馏系数α粘土-河水值一定的前提下,以该蒸发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河水δ7Li的变化(17‰ - 28‰),并发现次生碳酸盐沉淀量控制的河水溶解态Sr/Ca和Mg/Ca比值与模型预测的Li含量呈很好的正相关性,可能由蒸发作用的强度变化引起,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认为河水δ7Li响应蒸发效应,因此可能与新生代大陆干旱化加剧和全球气候变冷存在联系。
基于以上成果,徐哲文在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于Nature Index期刊《Geology》发表论文一篇,另有两篇以合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此外,徐哲文多次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于2019 年 4 月参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 17 届学术年会”,在会上做口头报告并获优秀学生报告奖,于 2019 年 10 月参加“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并做口头报告,于2020年11月参加“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并做口头报告。
徐哲文同学认真好学,勤奋刻苦,敢于创新,对地球科学研究充满兴趣,于硕士期间三次获得南京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和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今后的科研工作道路上,徐哲文同学将再接再厉,继续奋进,秉承李四光老先生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精神,为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