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昱



陈昱,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共青团员,1998年10月出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

在学习方面,勤奋认真,努力刻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本科期间,连续四年专业第一,大多数学科成绩90分以上。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创新创业卓越之星奖学金、突出成绩奖学金和科技奖学金等多项国家、企业奖学金。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知识竞赛,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三等奖、山东省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和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英语学习方面,本科期间英语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大二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和GRE考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现已推免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生。

在科研方面,担任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同频段弹性波衰减机制研究”的负责人,获得优秀结题。依托大创平台,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Seismic wave attenuation and dispersion induced by fluid flow within various cracks and a small amount of bubbly fluid》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含孔隙、裂隙和少量气泡的多孔介质模型,并计算地震波在其介质中的衰减和频散关系,此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地震波在地下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本科毕业论文《含流体复杂孔隙介质多尺度波致流机理研究》,提出BISQ模型的改进模型BISSQ模型,此模型提出球形喷射流的概念,并计算地震波因球形喷射流导致的衰减和频散曲线,与BISQ模型比较得出,此模型更加准确地描述地下多孔介质喷射流相关的衰减机制,对生产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科毕业论文经过评议,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在国际交流方面,参加暑期交流实践项目赴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 of Tulsa)进行短期暑期交流实习。期间参观塔尔萨大学石油工程实验室和地质实验室,听取塔尔萨大学相关教授的报告和讲座,观看当地体育比赛,近距离感受到当地文化。塔尔萨大学之行令我拓宽了国际视野,收获颇丰。

在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三下乡·千村行动”去贫困村进行脱贫调研。项目详细调研了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大张庄村脱贫现状和脱贫方法,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和多份新闻稿,对于指导全国其他贫困村脱贫致富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项目团队获得山东省“三下乡·千村行动”优秀社会实践队,项目团队成员获得“三下乡·千村行动”优秀社会实践个人。在志愿服务方面,曾参加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5周年校庆志愿者参与校庆服务,出色完成志愿者任务,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