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祥



 

周文祥,男,汉族,1997年1月出生。2016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学习,2017年经全校选拔进入创新实验班地球化学专业学习,目前为本校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周文祥本科期间学习踏实努力,曾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及多次专业奖学金等奖励和荣誉。大一时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将其作为进行国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科技文化的重要工具。于大四学年取得公派留学资格,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在此期间,选修了多门专业相关的课程,例如Environmental Systems、The Soil Environment及Geographical Info Systems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拓宽了国际视野。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将其作为拓宽视野、寻找培养兴趣的良好途径,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北京市第二十八届大学生数学竞赛(甲组非数学类)三等奖、校级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等奖等多个学科竞赛奖项。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曾参加“暖阳科技助老”系列志愿活动,帮助空巢老人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工具。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周文祥对环境地球化学充满兴趣,目前主要从事土壤科学的相关研究。熟练掌握各项土壤样品处理流程及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如利用碳元素分析仪分析土壤碳氮含量、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土壤粒径组成以及分析土壤pH、容重、含水量等常规指标。能熟练进行土壤样品的消解实验,独立操作ICP-OES 及ICP-MS对消解好的土壤样品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测试。本科毕业论文《泰国蒙河流域土壤碳、氮分布及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所做工作主要涉及泰国Mun河流域土壤碳氮、稀土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层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迁移分布的影响因素,取得了以下认识:(1)土壤碳、氮的含量在土壤表层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而在土壤深部受理化性质(如土壤pH和质地)的控制。土壤C/N值的分布特征表明,随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更容易发生矿化,分解为迁移性高、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2)重稀土元素富集型是Mun河流域所研究剖面土壤的主要分馏类型,且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控制,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小;(3)泰国Mun河流域所研究剖面的表层土壤(0-40 cm)状况总体良好,仅两个剖面的表层土壤受到重金属元素Sc、V、Ni、Ba的轻微污染。然而,农田土壤存在Mo元素缺陷问题,对农作物生长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当地农业用地应适量提高钼肥的施用。这些工作可为理解土壤碳氮、稀土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参考,同时对当地的土地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前,周文祥依托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泰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SCI论文4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国际SCI论文1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