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春元
兰春元,男,汉族,1997年6月出生,辽宁大连人。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9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本科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特等奖学金、全国煤炭地学大赛一等奖等奖励。在本科期间,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在导师唐跃刚教授的指导下,他作为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们协同创新,积极开展“煤基石墨烯的地质分布特征”大创项目实验研究,在进行多次煤基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后,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以煤质指标为出发点,提出四个影响煤基石墨烯分布的地质因素,最终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创新优秀奖。也曾与团队共同参与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最佳潜力奖。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凭借“论无烟煤向石墨转化过程中石墨烯结构的赋存与控制因素”的研究,总结了从无烟煤到石墨转变过程中类石墨烯片层的转变作用过程、机理,提出了煤与石墨界限点的判定方法,获得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励。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调研实践,在就读本科四年间多次前往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东北煤田地质局、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山西矿产研究院、辽宁省第六地质队等生产单位进行学习、调研、实习。
大学期间,在导师唐跃刚教授的指导下,在师兄的帮助下,小组成员协同开展煤基石墨烯的研究,进行石墨烯制备实验与分析表征,在此过程中发现煤中矿物对煤基石墨烯的形成产生影响:无烟煤在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矿物质的高温转化产物会镶嵌在石墨片层之间,导致制备的石墨烯片层出现不规则纳米级孔隙缺陷,并提出脱矿对于提高煤基石墨烯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深入探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SCI期刊CHEMISTRYSELECT上发表论文。在进行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期间,积极参加实验研究与讨论,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都为SCI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