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坤



余坤,男,汉族,1995年9月生,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获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曾获第八次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2017年9月至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攻读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硕士在读期间,余坤曾获得2017年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大学生奖学金,2018年第一届全国煤炭地学大赛学术论坛二等奖,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议学生优秀论文奖, 2018-2019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称号。主持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一项;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等发表SCI论文3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篇,同时担任Energies(SCI期刊)审稿人。

此外,余坤参加多次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顶级会议,在2019年美国地质学会年会投稿并接收英文摘要一篇,同时收到会议口头报告邀请;在2018年国际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投稿并接收英文摘要两篇,在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议口头报告《沁水盆地中东部煤系构造热演化及其煤系气成藏响应》,并获得学生优秀论文奖。

目前,余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盆地分析与模拟、非常规油气地质和煤及页岩分子结构模拟,现已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四川盆地与喜马拉雅前陆盆地系统的多项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1)首次系统地模拟了华北盆地南部煤系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演化机制,讨论了不同时期华南华北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对构造热演化的阶段性影响,厘定了研究区煤系气的成藏期次及演化模式。

(2)基于喜马拉雅新生代前陆盆地系统的沉积-构造-热演化,分析了印亚板块碰撞的前陆盆地效应,进而从盆地角度约束了陆陆板块碰撞的机制及其热效应。

(3)通过煤系页岩气体吸附实验,首次讨论了煤系页岩的超微孔的孔容峰态分布特征,指出了0.33-1.0 nm 的超微孔孔径区间内存在明显的峰态分布特征,并利用分子模型解释了吸附峰的可能形成机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