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葵



中山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10月出生,女,汉族,广东雷州人。2010年9月—2014年7月在中山大学读本科,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9月—2017年7月在中山大学攻读硕士,获得硕士学位。

硕士期间主要通过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单颗粒分析技术,根据研究区地下水样品中纳米微粒的种类、形貌、化学成分、大小和超微结构等特征探测隐伏矿体,并在内蒙古东升庙矿床、广西清明山铜镍硫化物矿床等多个矿床中发现含成矿元素微粒与深部矿体间的联系,为深部隐伏矿体探矿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其研究进展为:

1、以内蒙古东升庙矿床和湖南康家湾矿床地下水微粒为研究对象,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含成矿元素微粒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同一类矿床中含成矿元素微粒形貌、大小、聚集状态、元素组合等特征存在共性,初步建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指示微粒特征库,后期可根据指示微粒特征对同一类矿床进行探矿。

2、综合近红外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对内蒙古东升庙矿区深部矿石和岩心样品进行测试分析,进一步完善矿区的地质特征,发现不同矿物之间共生关系有所差异一定程度上对寻找某类矿床具有较大意义。

3、以广西清明山铜镍硫化物矿床和贵州关岭丙坝铜矿床上升气流微粒为研究对象,发现微粒分与矿床矿物组分间存在较好的对应性。对比不同矿床微粒特征,发现矿床类型不同,微粒的种半成分、形态等特征有差异,但相同类型的矿床具有较大相似性。

在研究领域取得较好的成果,目前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四篇,核心期刊两篇。读研期间获得三次国家奖学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