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



高静,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1988年10月出生,女,汉族,河北省秦皇岛市人。2008年09月至2012年06月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同年09月,通过推免的方式进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从事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2014年09月赴江苏扬州参加由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17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并作展板;2014年10月赴南京大学参加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同年11月在上海参加由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高压前沿科学与同步辐射技术研讨会;2015年06月赴吉林长春参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并作报告。2015年06月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

 高静同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深部碳循环,利用金刚石对顶砧 (DAC) 等高压装置对含碳矿物在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在硕士研究生期间,高静同学多次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 (BSRF)、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 以及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 (KEK) 参与实验。

 在读期间取得了如下进展:

 1、以菱锌矿的压缩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吸收谱(XAS)等多种测试技术,结合大量碳酸盐矿物的高压行为,对方解石型碳酸盐的结构稳定性、轴向压缩各向异性以及体弹模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总结;

 2、模拟地幔高温高压极端环境,对磷钠镁石等含碳的多阴离子磷酸盐矿物的压缩特点进行了探索,总结得出:在碳酸盐-磷酸盐体系中,[CO3]2- 含量越高,矿物的可压缩性越高;

 3、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灰硅钙石等多种含碳矽卡岩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和压缩性特征,并与相关硅酸盐、碳酸盐的结构特点和压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这些矽卡岩矿物中,[CO3]2-基团相当于“分解者”穿插在Ca-Si“聚合体”中,所以矿物的体弹模量与 [CO3]2-比例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它们也比一般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容易压缩;

 4、在获取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以红宝石、金绿宝石、翡翠和象牙等为例,介绍了同步辐射XAS技术在宝石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势等。

高静同学具有良好的探索精神和较强的进取心,作风严谨、踏实,对科研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能对所做工作进行阶段总结。高静同学在研究领域收获了优异的成果,目前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2篇,第一作者核心论文2篇;荣获2014 年北京大学硕士生“国家奖学金”、2013-2014学年度北京大学“创新奖”、一等学业奖学金以及“专项学业奖学金”等,反映出高静同学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此外,她还积极参与组里其他成员及校内外合作组的研究工作,获得合作者的肯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