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斌



杨海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1991年2月出生,男,汉族,江苏兴化人。2006年9月-2009年6月就读于江苏省姜堰中学;2009年9月-2013年6月在吉林大学李四光试验班地球物理专业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参加了斯坦福-中科大-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学术交流活动;2013年7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合作课题研究;2013年9月在吉林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杨海斌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部分,首先是三维电磁法的正演模拟。2011年他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频域航空电磁法地形影响及校正”的负责人对地形的电磁响应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任意地形的影响进行了校正。为了将理论成果推广至实用,参与了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 “频域航空电磁法软件研制与应用研究”项目,将自己的程序制成插件嵌入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Geo-Probe平台上。另外,他对三维频域有限差分算法的研究,同等精度下比前人提速近50%。2012年9月22日受邀参加由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主办的国际地球科学学生学术大会。他将自己关于三维电磁优化模拟的成果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与此相关论文两篇。现在他主攻地球动力学相关课题研究,包括早期地球在较高地热条件下的演化。在对东亚陆缘古板块重构的研究中,他提出利用三联点分析的方法限制古板块重构的方法。

本科学习期间,除了科研工作外,杨海斌还主动参与到院校举办的活动中,并且担任过白桦林文学社文学部部长。2012-2013年寒假自发参加“泸州老窖携手吉林大学青年师生共同走进艰苦地区深入基层”活动,希望以此亲身体验实地践行去了解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获得吉林大学一等奖学金两次,中国航天科技奖CASC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等。2012-2013学年,他所在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以及“吉林大学十佳班级”,他本人则被评为“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