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川淇



于川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08级本科生。1989年8月出生,男,辽宁盘锦人,中共党员,2008年9月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并兼修石油工程双学位。

于川淇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课程限选为油气田开发地质方向。曾参与的科研项目有:1.2009-2010年,参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担任《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类矿物溶解沉淀的控制因素》项目负责人,应用模拟实验的相关技术、次生孔隙度的理论计算和控制变量等重要方法,对山东东营凹陷地区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类型、成因、分布特征以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做了研究,为准确分析和评价碳酸盐类矿物在成岩过程中溶解沉淀的控制因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2.2009-2010年,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具有金属橡胶止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井下动力钻具传动轴》(铜奖);3.2010-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套管井测井技术交流会专题报告,并发明专利高温存储式套管井固井质量检测及水平井油水分布测试技术(专利号201020699581.X);4、2010-2011年参加编写《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出版社)。

 于川淇已发表论文2篇,均为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参与编写《非常规油气资源》;曾获2009-2010年度“国家奖学金”;2010-2011年度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2009-2010年度北京市三好学生;

2010-2011年度首都高校“先锋杯”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返回